13.1超前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超前思维的含义
超前思维的特征
关键能力:
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
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
二、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理解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公共参与:搜集超前思维的典例,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的特征
教学难点: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的特征
四、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什么我们国家每五年都要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在生活和学习上我们是否筹划了自己的近期目标,做好了自己的长远规划?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学会综合运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立足现实,用超前思维规划美好的未来。
2、新课讲授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探究一: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借”到箭?
提示:从诸葛亮算天气、风向和对曹操性格的了解,预判曹操的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
1.产生的前提: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2.含义: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1)超前思维是先知先觉的。人的思维可以以超前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2)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例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时间的长河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病症显现出来再治疗已经晚了一步;安身立命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好先手棋。《老子》中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思考:为什么要勇于质疑呢?
例2: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陈献章说:“前輩谓学貴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问”的前提,有“疑”才会追问。“疑”既有对答案确定性的怀疑,也有对答案正确与否的质疑。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探究二:早在1998年,邓小平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題。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回顾邓小平当初的设想,谈谈他的思维方式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他的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
- 1.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
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探究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力量大为削弱。在秋收起义后不久,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面对这种悲观的论调,毛泽东鲜明地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作了精辟的比喻:“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充满激情而形象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革命哲理,包含了美好的理想信念,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论调主要体现了超前思维的什么特征?
- 2.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动的思维能够在头脑中创造观念的对象。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
例3:老王根据多年种茶经验和实地考察,投资了一处茶山,计划三年内收回成本,但第三年茶山却遭遇了重大自然灾害,没有按计划收回成本,这体现出超前思维什么特点?
3.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1)原因:①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
②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③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探究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如何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3.结束新课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之后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搅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刘备尚不能立足时,诸葛亮为什么说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上面问题。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看法。
4.课堂小结
①超前思维的含义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②超前思维的表现
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而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③超前思维的特征
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
④超前思维的要求
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超前意识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
六、板书设计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七、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堂的思考题及本课时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