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维的间接性是思维的特征之一。
内涵 |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
原因 |
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直接感知到。 |
作用 |
①凭经验能认识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属性。②凭经验能认识根本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属性。 ③能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蔓延式无止境的扩展。 |
关键词 |
通过;计划;预测;揭示出;推断出;根据;借助等 |
举例说明 |
早上起来,你发现路面湿了,房顶湿了,挂在外面的衣服也湿了,便可断定“昨天晚上下雨了”。“昨天晚上下雨”并没有没有直接作用于思维主体的感官,然而你却能凭借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根据路面的湿度,判断出昨晚下雨以及雨量大小的事实,可见思维主体能够凭借思维的间接性认识事物,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关系。 |
相关示例 |
①人类学家根据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就能推知人类进化的规律;②医生根据对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尿液、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的有关资料,就能确诊病患和病因; ③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就能预知今后天气的变化;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 ⑤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常现象或其他仪表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报震情; ⑥人们不知道某些疾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但人们可以根据实验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
易错易混
思维的间接性特征与思维来源于实践并不冲突
①要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在实践中接触和变革事物,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然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②思维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弄清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典题训练:
1.“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而思维却可以帮助人们突破这一天然的界限,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表明思维具有( )
A.概括性 B.直接性 C.间接性 D.预见性
【答案】C
【详解】A: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题干强调思维可以帮助人们突破人的感官的界限,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
B:直接性不是思维的特征,故B不选。
C: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题干中思维可以帮助人们突破人的感官的界限,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故C符合题意。
D:预见性不是思维的特征,D不选。
故本题选C。
2.思维具有间接性特征表现在( )
①人们不可能凭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思维有时不能正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加工的过程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答案】D
【详解】①②:思维具有间接性特征表现在人们不可能凭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②正确。
③:思维有时不能正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明思维具有能动性,③不符合题意。
④: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加工的过程主要强调的是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可以随时获取全国各地的天气预报信息,并且我们也发现如今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这是因为( )
A.天气预报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不片面僵化
B.天气预报信息不是凭空、主观臆造出来的,完全准确
C.天气预报信息的作出,完全凭借过去积累下的经验和历史资料
D.天气预报信息是对现实天气资料的跟踪分析,能作出完全准确的判断
【答案】A
【详解】A: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可以随时获取全国各地的天气预报信息,并且我们也发现如今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这是因为天气预报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不片面僵化,A正确。
B:虽然天气预报信息不是凭空、主观臆造出来的,但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代实践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天气预报信息未必完全准确,B错误。
CD:天气预报信息的作出,不仅要凭借过去积累下的经验和历史资料,还需要对现实天气资料跟踪分析,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逻辑规则,对未来做出预测等等,并且受多种因素制约,天气预报信息也未必完全准确,CD错误。
故本题选A。
4.下列对思维的间接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可以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它具有克服感性认识局限性的一面
C.它只会导致人们认识的失真
D.它既有弥补直接感知的不足,又有导致认识失真的弱点
【答案】D
【详解】A:人们不可能对所有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A说法错误。
B:思维的间接性可能因为感性材料的虚假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失误导致认识失真,不一定能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性,B说法错误。
C:思维并不只会导致认识的失真,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
D:思维的间接性指人能凭借已有知识或认识经验等为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到的,或者不可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所以它既有弥补直接感知的不足,又有导致认识失真的弱点,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东汉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和几个小朋友到野外玩耍。看到路边有棵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们纷纷跑上去摘李子,王戎却站在一边一动也不动。小朋友们就问他为什么不摘李子吃,王戎说:“李子树长在路边,结满了李子,却没人吃,说明李子是苦的。”小朋友们一尝,果然是苦的。
(1)上述材料体现了思维的什么特征?
(2)简要说明思维具有这一特征的原因。
【答案】(1)王戎没有直接品尝就对事物的属性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2)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直接被感知到,但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因此,思维具有间接性。
二、思维的概括性是思维的特征之一。
内涵 |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
原因 |
事物的属性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包含着共性,要从多样性中把握共同本质。 |
作用 |
①概括是形成概念的前提。同类事物总结共性;同类现象中总结本质的规律性内在联系。②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迁移的程度、广度和深度。 ③概括是一切科研的出发点。 |
关键词 |
共同之处是…;整体上看…;共性在于…;总结出。 |
举例说明 |
各种概念,都是人们对一类事物共性的抽象概括。如“水果”这一概念就是思维主体利用思维的概括性,将苹果、桔子、橙、葡萄、西瓜等这一类事物中存在的“多汁”这一普遍的、共同的属性抽离出来,概括得出概念。 |
相关示例 |
①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②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 ③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砖“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 ④人们认为“凡正常运行的计算机都有中央处理器”。 |
易错易混
思维的概括性是间接性的前提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正因为思维具有概括性,人们才凭借已获得的感性材料、经验和知识,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从而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思维才体现出间接性的特点。
典题训练:
1.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陶然于诗的绮丽如画之美,也不应忽视其璀璨的智慧之光。下列诗句与思维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①“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主要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②“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④“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主要体现了思维的科学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和“础润”都是中介物,人们通过它们了解天气的变化,体现了思维具有间接性,故①入选。
②:“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主要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而不是概括性,故②不选。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对月亮的看法赋予了很多的情感,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故③入选。
④:“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强调愚人、聪明、智者对白鹭立雪这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主要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思维并不都是科学的,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判断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要综合各方面的材料,抓住主要的、能够说明问题的方面,而对有些现象如成绩偶有下降进行舍弃。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创造性 D.敏捷性
【答案】B
【详解】A: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直接去感知,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材料不体现,A不选。
B: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各种各样的属性中,抓住共同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判断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要综合各方面的材料,抓住主要的、能够说明问题的方面,而对有些现象如成绩偶有下降进行舍弃,体现了概括性,B入选。
C: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思维的概括性,没有体现创造性,C不选。
D: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的特征,敏捷性不是思维的特征,D不选。
故本题选B。
3.思维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揭示认识对象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下列能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的是( )
①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②某某同学长得很帅
③人在其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④某某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③:思维过程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即思维具有概括性。“人在其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对人的本质的概括,体现思维的概括性,③符合题意。
④:“某某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对某某同学是个什么样学生的概括,体现思维的概括性,④符合题意。
①②:这两项是凭借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到的,属于感性认识,不属于思维,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我们平常所吃的砂糖橘、柚子、葡萄、西瓜、草莓、梨等水果,或酸甜或清爽,或果肉柔软或无核,具有不同的特性,但都具有“多汁且有甜味的植物果实”这一共同属性。人们得出水果概念的过程说明( )
A.思维具有间接性
B.思维具有能动性
C.思维具有概括性
D.思维具有历史性
【答案】C
【详解】A: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材料没有体现思维具有间接性,A不合题意。
B: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材料没有体现思维的能动性,B不合题意。
C: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人们对水果这一具体事物下定义的过程是思维具有概括性的具体表现,C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体现思维具有历史性,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项。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结合材料,运用思维的特征有关知识,谈一谈毛泽东的这首词体现了思维的哪些特征。
【答案】①思维具有间接性。它是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毛泽东通过飞雪和梅花,预测出春天的到来,表明思维具有间接性。②思维具有概括性。它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毛泽东通过梅花的“俏”和“报”把共产党人积极进取、永不屈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三、思维的能动性是思维的特征之一。
内涵 |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思维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不是机械的、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地或能动的;自觉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认识对象的属性进行抽象重组,得出既有认识对象的痕迹,又不同于认识对象的主观映像。 |
原因 |
人需要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
作用 |
①正确的思维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②错误的思维阻碍实践发展。 |
关键词 |
抽象;创新;有选择的;主动、自觉;主动;反映;指导。 |
举例说明 |
思维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不是机械的,而是能动的、有选择的,自觉地、有计划有目的。如假期快结束了,一个有上进心的学生会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从如何开展各科学习,怎样与同学、老师相处等方面做好规划,以指导自己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
相关示例 |
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②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③建筑师根据图纸盖楼房; ④望梅止渴、刻舟求剑等。 |
易错易混
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都是思维发挥能动性的可能结果
思维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可能有助于人们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也可能误导人们歪曲的反映认识对象,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都是思维发挥能动性的可能结果。因此我们要掌握正确思维的条件,尽可能避免歪曲的反映,获得正确的认识。
典型例题
1.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从思维的特征来看,“望梅止渴”表明人的思维具有(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能动性 D.发散性
【答案】C
【详解】A:望梅止渴并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不体现思维的间接性,A不符合题意。
B:望梅止渴并没有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不体现思维的概括性,B不符合题意。
C: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表明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C符合题意。
D:发散性不是思维的一般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儿童与成年人的思维有很大的差异,男子与女子的思维也有很大的差异,同一年龄段、同样性别的人在思维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人们到野外,见到形形色色的花草树木,说要采束花,不会将小树采来。这表明人们的思维具有( )
①概括性
②直接性
③能动性
④辩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思维具有能动性,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机械的反映,能够进行加工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不同的人思维上会存差异,对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体现了思维具有能动性,①入选。
②④:思维的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的特征,②④不选。
③:思维具有概括性,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人们到野外,见到形形色色的花草树木,说要采束花,不会将小树采来,把握了花的本质,③入选。
故本题选A。
3.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常伴有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因此医生也主要是通过这些症状来判断患者是否是感染者。这表明思维具有( )
①概括性
②间接性
③能动性
④科学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③:医生主要是通过症状来判断患者是否是感染者,这表明思维具有间接性和能动性,②③正确。
①:材料不涉及思维的概括性,①不符合题意。
④:思维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中国古典诗词既蕴含着美的意境,也闪烁着思维的光芒。关于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思维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了思维的抽象性
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能动性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体现了思维的科学性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因为观看庐山的角度不同,而得出了不同庐山面貌的结论,主要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①错误。
②:通过“花落多少”推测昨夜风雨的大小,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能动性,②正确。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主要体现了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没有涉及思维的科学性,③错误。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对月亮赋予了很多的情感,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材料一 科学家不可能回到过去观察生物的进化过程,却可以通过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推知生物进化的规律。古代医生不能透视病人体内各种脏器的病变,却能通过望、闻、问、切了解病情,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诊断。
材料二 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把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或阔叶或针叶,或乔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的木本植物统称为“树”。
材料三 《两小儿辩日》中记载,一小孩说早晨冷、中午热,所以太阳早上远中午近。另一小孩说,早上太阳大、中午太阳小,所以太阳早上近中午远。其实,根据感觉判断太阳的远近并不准确。科学家发现,一天内我们能观察到的太阳的大小,能感觉到的气温的高低,是受到了大气层折射角、太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地面对流等因素的响,与太阳离我们是远是近无关。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主要体现了思维的哪一特征?该如何理解思维的这一特征?
【答案】(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思维具有间接性。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3)材料三主要体现了思维具有能动性。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