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真题解析】山东卷第12题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4年高考山东卷第12题如下: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1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七条,任何公民和组织……不得有下列行为:

()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

第三十八条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根据以上法条,下列推断或判断正确的是:

①“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所以甲有侵占和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

③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款的行为

④除非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否则不能适用第三十八条

A.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孙恒振老师提供的试题简析】

“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予以制止、处罚,意味着只要违背三十七条任何一款的规定,都会受到三十八条规定的处罚,因此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有之必然”),不违背第二款违背了其他三款的任何一款,同样也会受到三十八条规定的处罚,因此“有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行为”不一定不会受到三十八条规定的处罚,因此不是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是“无之必不然”),①正确。

三十七条第四款规定了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三种行为,只要有其中的一种,就会收到处罚。已知甲违反了三十七条的规定,但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那就意味着甲至少有“侵占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中的一种,并不是一定同时有这两种行为,②错误(“和”字可以换成“或”就是正确的了)。

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各款的行为,第四款是第三十七条中的一款,所以,家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款的行为,③正确。

根据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所有违背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都适用第三十八条,三十七条第二款之外的其他款也是三十七条规定的范围,因此有第二款之外其他款的行为,同样也适用三十八条,④错误。

故该题答案选B

该题考查的主要是演绎推理知识,涉及三段论、假言推理等,由于该题的材料选取的是法律条款,笔者个人觉得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一道试题。

由于教材没有对当关系的内容,笔者的解析没有运用对当关系推理,实际上解答该题运用对当关系比运用三段论要简洁一些。

法律条款都是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这一常识很重要(很多律师都不知道),分析④,尤其是③,很有用】:当且仅当违背三十七条才会受到三十八条的处罚,即,所有违背三十七条各款的都适用三十八条的处罚、所有没有违背三十七条各款的行为都不会受到三十八条的处罚。以这两个全称判断为前提,运用对当关系推导,分析②③④就简便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相关条款的全文

第三十七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侮辱国旗、国歌、国徽或者其他有损国旗、国歌、国徽尊严的行为;

(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三)宣扬、美化、否认侵略战争、侵略行为和屠杀惨案;

(四)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

(五)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八条

教育、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信、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侮辱国旗、国歌、国徽或者其他有损国旗、国歌、国徽尊严的行
为:
(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三)宣扬、美化、否认侵略战争、侵略行为和屠杀惨案
(四)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
(五)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八条
教育、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信、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临公众号·孙氏常识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清风无痕提供的试题解析】

点评:判断推理是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山东卷考查逻辑模块的这道选择题,抓住了教材重点。选材得当紧密结合当前热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趣味性,设计精巧,能力要求度高是一道值得点赞的好题

但是现行教材对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只包括联言、假言推理(充分、必要和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没有涉及充分不必要和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而①“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恰恰考查的这一知识点,建议教材和教学适当补充这一知识点。

知识拓展:必要不充分和充分不必要的区别

一、条件不同

必要不充分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如果有事物情况A不一定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分不必要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不一定有事物情况A,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即充分不必要条件。

二、特点不同

必要不充分条件:由条件a推出条件b,则b是a的必要条件。

充分不必要条件:两个条件可以相互推导。

 

例如:充分不必要条件,在充分条件举例中,地面湿了并不一定能推出天下雨了,所以我们就说,“天下雨是地面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在必要条件中,前一个推不出后一个,后一个能推出前一个,我们可以说“地面湿了是天下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常见问题
如何下载本站付费资料?
下载本站付费资料需要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付费下载,手机打开本网站可能无法支付成功哟。若使用手机端打开本网站支付,请选择支付宝付款,不要使用微信支付。电脑打开本网站则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资料无法下载怎么办?

下载本站资料,请不要使用微软Microsoft Edge浏览器,请使用其他浏览器,比如360浏览器QQ浏览器2345加速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非Edge浏览器。

资料下载后无法打开怎么办?
建议使用2345压缩软件解压文件,https://haozip.2345.cc/
使用WPS打开PPT和word文档,https://www.wps.cn/
本站客服人员联系方式
本站客服微信 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41921.html
0

评论0

请先
温馨提示:下载本站资料,请先注册登录,建议使用电脑操作。其中微信登录,请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然后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不能使用手机识别二维码登录。如有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aixiaozhi5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