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说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一、为什么要学“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马哲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模块,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又包括“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社会历史观”所学的内容,可以理解为如何“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换句话说,历史观就是教会我们“观历史”。高中阶段我们是从社会历史的“本质、发展、主体”来学习。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摆上来:社会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呢?

这里就要谈到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这个规律的发现有多么重要呢?

“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之谜,使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二、如何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一)生产力VS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一种什么力?

简单说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名词补充:后两个要素的结合,被称作“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指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如:生产工具、土地、厂房、道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生产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

简单说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如: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如:平等互助、互助合作)、产品分配关系(如: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必背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ps.经常有一个词叫生产方式。有同学搞不清是怎么回事,这里注意一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可以理解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提到生产方式就是指对应这个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包括了,而不是哪一个方面。如果问这两个方面谁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答案是生产力。

(二)经济基础VS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什么构成的?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既然是占统治地位的,那就不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了。)

2.上层建筑是什么建筑?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即,两类:观念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如:道德、哲学、艺术、宗教)+政治上层建筑(如: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政权、政党、军队、法庭)
【必背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则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三、考察方式及应对策略

1考:哪对矛盾?

题目考察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

解题切入点:找到材料中具体做法,看调整的对象是什么类型。

如果是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如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那就是生产关系(近期比较经典的例子还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涉及到了经济体制改革);如果调整的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意识形态的变化,那就是上层建筑。

2考:谁对谁的作用
看材料体现的是A决定B,还是体现的是B反作用于A,是反作用还是促进作用or阻碍作用。

解题切入点:找材料关键句,体现的是什么。

3考:细节理解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解题切入点:一般是直接出错误的表述方式,认真审题,注意勾画即可。

常见问题
如何下载本站付费资料?
下载本站付费资料需要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付费下载,手机打开本网站可能无法支付成功哟。若使用手机端打开本网站支付,请选择支付宝付款,不要使用微信支付。电脑打开本网站则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资料无法下载怎么办?

下载本站资料,请不要使用微软Microsoft Edge浏览器,请使用其他浏览器,比如360浏览器QQ浏览器2345加速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非Edge浏览器。

资料下载后无法打开怎么办?
建议使用2345压缩软件解压文件,https://haozip.2345.cc/
使用WPS打开PPT和word文档,https://www.wps.cn/
本站客服人员联系方式
本站客服微信 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41635.html
0

评论0

请先
温馨提示:下载本站资料,请先注册登录,建议使用电脑操作。其中微信登录,请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然后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不能使用手机识别二维码登录。如有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aixiaozhi5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