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监测
高一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1. 某班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时,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B.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C. 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D. 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科学社会主义还没有诞生
2.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资产阶级制度本身的伟大和暂时存在的必然性”的命题,也作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论断。这是因为( )
A. 任何时候资产阶级力量都比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B. 其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C. 无产阶级诞生后资产阶级自然就退出历史舞台
D.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虚伪性
3.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下列正确反映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是(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②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深刻最伟人的社会变革
④促使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作出最大贡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我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完成这个中心任务( )
①把强国建设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需要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精神的决定性作用
③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必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人类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用以衡量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从1990年的0.499增长到2019年的0.761,是1999年全球首次测算该指数以来唯一从低人类发展水平组跨越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组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全球占比超70%.2021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美国的贫困人口约4000万人,美欧国家人均预期寿命不同程度下降,而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趋势,证明了(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②资本主义有无法克服的痼疾,会迅速被社会主义代替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
④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马克思在《1857年-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写道:“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马克思的“所有人的富裕”设想到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的实践,说明( )
①实现共同富裕要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是统一的
③共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④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使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马克思强调:“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恩格斯强调:“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列宁强调:“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些论述.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初心是指挥社会生产
②新时代党实现历史使命必须开展伟大斗争
③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④任何阶级只要建立政党就能取得统治地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下列对下边两幅图反映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得很完善
②图I反映了市场交易违反了公平原则
③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依法执政
④图II反映了市场交易违反了自愿原则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要深入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直面难题,勇于破题,国企改革才会提质增效。国企改革提质增效( )
A. 意在提高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增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B. 能够增强国有资产的质量,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C. 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D. 能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0. 2022年8月23日,安徽省财政厅、应急管理厅紧急下达3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安庆等11个市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一部分用于重点解决城乡居民用水困难问题,一部分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此举( )
A. 表明资源配置要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主
B. 彰显了有为政府在包揽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C. 是通过再分配调节机制来保障广大民生
D. 说明货币政策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11. 2022年11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越办越好的进博会正以广聚全球商机的强劲“磁力”、广计天下利的博大胸怀、广汇创新成果的智慧引领,惠及全球发展与繁荣,共创中国与世界的美好未来,堪称“劲博慧”。下列对“劲”、“博”、“慧”、“进”的解读合理的是( )
A. 慧——科技创新,智慧赋能,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B. 劲——放宽准入,对外投资,强劲磁力助推全球经济复苏
C. 博——产品愈广,国别愈多,博大胸怀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D. 进——共享发展,包容普惠,推动各国经济共同自主发展
12. 当前我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使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为此需要( )
①坚持深化改革,快速实现同步发展
②以生态建设为中心,提升生活品质
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④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与《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共同反映的是 理念。( )
①协调发展
②绿色发展
③创新发展
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当前我国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差距,来扩大内循环。下面图示中能够有效促进内循环的是( )
15. 我国实行的按劳分配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 )
①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技能
③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5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回顾百年光辉历史,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学会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解锁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
发展历程 |
标志性事件 |
历史贡献及其作用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一大"胜利召开 |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
中华民族站起来 |
① |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关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
中华民族富起来 |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② |
中华民族强起来 |
③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 |
某校高一(3)班在试图解锁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时,用四个版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完成设计的内容。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将会一如继往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依附其他国家,不照搬别国模式,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时代变化提出与时俱进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形成了层次分明、系统完备职能明确.彼此衔接的制度格局;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文化基因开辟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以“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文化基因走出了人民至上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的昨天已载入史册,今天正在创造,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有关知识,就中国式现代化怎么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消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碳排放高的企业碳排放免费配额不够用,可以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购买其他企业用不完的免费配额;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央银行正式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通过这一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将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以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中国政府怎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同学近期查阅资料时获得《非凡十年·养老改革》如下材料:
注:2017年、2018年、2020年,我国GDP相继跨越80万亿、90万亿、100万亿元大关,2021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70269亿元,同比增长3.09'o。另外,到2021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过93.7%。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到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完善。
结合上述资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参保人数的巨大变化体现的道理以及如何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