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哲学与文化》易错点

一、时代精神的精华:追求智慧的学问

(一)哲学是什么(四个是)

1.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源自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一定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三区别:

1.哲学(是时代精神反映)与真正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区别

2.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哲学一定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

3.哲学(研究整个世界)和具体科学(研究某一个具体领域)的区别,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不同回答划分唯物唯心两大哲学基本派别);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不同回答产生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没有科学依据,通常认为水、火、气之类是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用机械运动理解整个世界的运动,历史观是唯心的。

4.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心灵、感觉、经验、意志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的精神(理念、绝对精神、上帝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第一次实现了辩证法与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性(揭示了规律)和革命性(指导无产阶级解放)的统一 。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

二、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

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哲学的物质是对万事万物的共性的概括,是抽象的;物质具体形态是具体的事物。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种选项,只有在涉及人类意识的起源时才入选。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不是大脑。

4.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自于客观世界,不是头脑自生的),形式是主观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推动发展

5.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6.“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在强调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在强调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7.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能被创新、创造、发展、改变、消灭,可以认识、利用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8.意识的能动作用(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与能动地改造世界)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9.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从人的主观愿望或需要出发。

三、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

(一)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都是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但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人可以在把握事物固有联系基础之上建立新的联系。

3.整体的功能是部分不具备的,不是存在于各部分中;整体影响部分,不是决定部分(立足整体、做好部分工作)。

4.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是理想效果,是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的,不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5.整体部分的关系和系统优化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既要看到整体部分的区别,又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全面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强调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要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趋向,以实现整体(系统)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6.整体和部分、共性和个性区别。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具体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抽象的共性和具体事物的个性之间的关系。

(二)发展观: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发展一定是运动变化,但不能说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1.新事物不等于新出现的事物,是符合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或状态。不是只要量变就一定质变,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要不断量变,最终一定会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不一定发展。发展一定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是前进和上升,发展一定是质变。

4.辩证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克服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积极合理的因素,体现了联系,实现了发展,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5.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三)矛盾观(对立统一观点、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1.矛盾的含义体现事物包含两个方面,看问题要全面。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等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不能把矛盾双方一律看成利与弊。

3.同一性、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关系的关系,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二者不能相互转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强调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敢于承认、揭露、解决矛盾。(矛盾普特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联系观、发展观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5.矛盾特殊性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强调矛盾各不相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7.正确认识事物遵循从矛盾的殊性到遍性,再从普遍性到殊性。

8.主次矛盾哲理是用来指导解决复杂问题,标志性的词“关键”“中心”“核心”“突破口”等。

9.主次方面哲理是用来指导如何正确认识事物,标志性的词“主体”“主流”“大局”等。

10.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

这里要注意:矛盾双方、矛普特、主次矛、矛主次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统一性不可以相互转化。还有就是要注意矛盾的斗争性寓与统一性中,统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普遍性寓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四、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

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对事物现象、外部联系、各方面的认识,有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借助抽象事物获得的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面和事物规律的认识,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2.意识、认识、经验、文化等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都是实践

3.意识、认识、经验、文化等起指导作用,不起决定作用。只有正确的意识、认识、文化才起推动作用。

4.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将头脑中的观念变为现实),认识、意识、经验、文化等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5.强调人不能随心所欲……体现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强调人能……、成功……体现实践主观能动性;强调团队协作体现社会性;强调不同历史时期实践水平有高有低体现历史性。

6.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

7.我们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点(顺序不能颠倒)、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正确认识的过程往往是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

9.真理不是被推翻,是超越自身,向前发展。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和谬误之间是有明确的界限的。

10.人们可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不是无限接近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五、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区别,社会存在是物质生活过程,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意识是精神生活过程,包括各种观点、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社存决定社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和不同步性)。

2.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是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通常用劳动资料里的生产工具表达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生产关系,是人们生产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人与人的地位及关系,通常用国企改革、农村土地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表达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我国的经济基础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通常经济制度方面的属于经济基础,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属于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3.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社会根本性质的改变。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不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不是动力

6.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

1.实现人生价值,不要求不计个人得失。

2.评判一个人主要看社会价值。

3.价值观是导向作用不起决定作用。

4.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判断因人而异,但有对错之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5.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6.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树立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劳动+个人与社会+砥砺自我

六、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文化是精神现象,需要物化形式的载体呈现,器物、行为、制度等文化的载体不是文化本身。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经济政治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3.先进文化是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4.源远流长——强调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从未中断

博大精深——强调中华文化丰富广博,精湛高深,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独特性

凝聚力和连续性——因共同价值观而把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绵延至极从未中断

5.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继承、弘扬的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软实力。创造性转化(新的方式展现出来)创新性发展(丰富内涵

6.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注意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七、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不是物质根基。

2.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3.认同本民族文化,不能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4.文化交流构成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

5.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都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

6.立足国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不能立足文化。

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有生命力的标准: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

4.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到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5.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6.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公益性的前者追求利润)

7.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8.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9.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化主义思想的自信。

常见问题
如何下载本站付费资料?
下载本站付费资料需要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付费下载,手机打开本网站可能无法支付成功哟。若使用手机端打开本网站支付,请选择支付宝付款,不要使用微信支付。电脑打开本网站则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资料无法下载怎么办?

下载本站资料,请不要使用微软Microsoft Edge浏览器,请使用其他浏览器,比如360浏览器QQ浏览器2345加速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非Edge浏览器。

资料下载后无法打开怎么办?
建议使用2345压缩软件解压文件,https://haozip.2345.cc/
使用WPS打开PPT和word文档,https://www.wps.cn/
本站客服人员联系方式
本站客服微信 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39493.html
0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