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政治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高一版)
教师版
组卷:艾小志老师
微信:aixiaozhi5
小志思政网:www.gaozhong360.com
1.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献词中谈到新时代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苦干实干、团结奋斗中取得的。这个新时代( )
①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时代
②有它自身的特点,其他国家无法借鉴
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
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说明( )
①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满足人民一切需要
④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2023年3月2日,按照党中央有关规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党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等有关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习近平认真审阅了述职报告并提出重要要求。有关同志按规定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 )
①是坚持“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体现
②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
④是自觉接受民众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党的二十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修改党章。适时修改党章,及时把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使党章在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适时修改党章旨在( )
①以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凝聚人心
②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③健全从严治党体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④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了“三个务必”的新号召。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 )
“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个务必”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内涵的准确把握
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
③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一以贯之加强作风建设、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鲜明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燃爆2022年十月的电影《万里归途》又一次与现实接轨,2022年10月19日,在俄乌战争进入第238天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凌晨发布紧急通知:为在乌中国公民提供转移撤离指南和领事服务安排。陆空结合、多国辗转,乌克兰撤侨点燃“万里归途”!我国海外撤侨体现的国家职能是( )
A.维护国家稳定 B.促进社会发展 C.防御外来侵略 D.保卫国家安全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一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22年4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22年4月20日 |
上述材料表明( )
①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公布法律
②国家主席的权力受全国人大的制约
③国家主席代表全国人大签署通过的法律
④我国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履行职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以各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由此可见( )
①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接受党的政治领导
②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和监督权,参与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③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挥界别优势履行政治职能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时间 | 进程 |
1936年 | 建立了第一个县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 |
新中国成立前后 | 党中央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决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将民族区域自治写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
1952年 |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
198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
注: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此外还成立了近千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
由上表可知( )
①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②党的领导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政治保证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自治地方行使部分主权提供了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村组联议五步法”,就是村民小组重大事项必须由村民小组组委成员会议提议,经村党组织商议、村民小组成员大会或户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方可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由村民小组组织实施。决议和实施结果要向村民小组全体成员公开,并接受评议。这一模式有利于( )
①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
②提高村民小组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③进一步推动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④调动村民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2年11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新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二选一”、“大数据杀熟”和屏蔽外链等行为将受处罚,最高罚款提高至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五。这表明( )
①坚持良法之治,通过立法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②坚持科学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③推动全民守法,促进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有了这个总抓手,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其总目标是( )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党的二十大着重强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在党
③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现代化高素质干部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知识:普法志愿者深入乡村,为上万名群众送去普法宣传资料,检察官开设法律宣传课,在公交车、出租车内布置主题图片,设置宪法日知识二维码。这些活动的开展( )
①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们的法律信仰
②能让法治文化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③意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丰富文化内容
④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审议审查或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报告、立法法修正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随着各项议程完成,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确立的行动指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材料表明( )
①体现了党依法执政,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②人大坚持党的领导,体现政府对党负责的原则
③人大是党的职能部门,是党意志的执行者
④体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2年2月1日至27日,人民网开展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经过网友投票,“依法治国”、“教育人才”、“社会保障”等入选了十大热词。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②依法治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③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④人民群众的期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史。从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一以贯之重视和坚持党的自我革命。从1927年八七会议及时清算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到1935年遵义会议与“左”倾教条主义相抗衡,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延安整风运动极力肃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防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于未然;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破除思想枷锁、转向实事求是,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接续推进,一脉相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仍然要加强党的自我革命。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置量,实现垃圾资源利用,改善生存环境质量。
2022年11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按照规定,明年5月1日起,超薄塑料袋、一次性用品在北京的使用将受限,单位和居民不执行垃圾分类将面临处罚。
……在管理条例修改之前,许多市人大代表赴基层听取市民群众对垃圾分类的问题意见建议,为修订提供参考,并在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垃圾分类的。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今年的全国两会,你知道多少?
2023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其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13日上午闭幕,会期8天半;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半。
材料一 全国人大代表都是谁?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为例:297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其中有56名农民工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代表总数的21.3%;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代表总数的32.5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有权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执行代表职务,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代表通过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督促、支持有关机关、组织做好工作或者改进工作。
如何理解人大代表尽职履职的背后,有民主的深意,更有人民的期待。
20.妇女权益保障法是关于妇女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是我国人权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修订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适应了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为妇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权益提供了更有力法治保障,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
结合材料,谈谈《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完善,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的目标。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数据安全纳入网络安全范畴。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随后,网信、工信、公安等传统涉网安全管理部门依职责率先推动制定配套立法,落实三部顶层法律中数据安全管理规定,上海、深圳、海南等13省市已制定本地区数据发展条例,探索数据要素流动共享安全规则。
202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党中央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务院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我国是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