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总议题:在“疫战”中感悟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标要求】
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围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展开,寻觅社会历史的真谛和规律。本课时下设两目,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两目的内容不是很难理解,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概念的前提下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师生一起合作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学生的分析探讨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理解和认同社会历史的本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以及第四课《探究认识的奥秘》内容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为探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必要的认知基础。学生已基本具备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经验。但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科学精神;
(2)通过探究,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积极参与者,提升公共参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
难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创设情境、设置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素材】
聚焦全民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及伟大抗疫精神,深刻感悟劳动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悟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抗击疫情——我们的力量”
教师导入:本节课我们将以“在‘疫战’中感悟社会历史的本质”为总议题,围绕《社会历史的本质》进行探究。让我们首先通过一个视频来回顾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举国上下、同心抗疫的场面。
新课讲授
议题一:举国同心,用劳动谱写抗疫战歌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探究活动一:
观看视频,小组探究,分享成果
探究问题:
1.结合视频,谈谈我们为何要众喣山动,是什么在战胜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属于社会生活的什么领域?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
师生互动讨论,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是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在战胜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经济领域;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政治领域;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精神文化领域。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劳动(实践)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意义,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议题二:并肩战“疫”,在斗争中淬炼伟大精神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温故知新: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引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人类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探究活动二:
观看视频,了解中国人民在并肩抗疫的战斗中铸就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探究问题二:
(1)思考讨论抗疫精神是怎样形成的?
(2)抗疫精神对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为什么会有“躺平”心理的存在?
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并作答:
教师活动: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一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汇聚成我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磅礴伟力。
由此可见: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方法论:
①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社会存在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求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社会意识。
知识拓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
类别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物质与意识 | |
区别 | 研究对象 | 人类社会 | 整个世界 |
地位 |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
作用 |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 |
联系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体现。两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
议题三:弘扬抗疫精神,共筑复兴伟力
探究问题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伟大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请同学们就“弘扬抗疫精神,共筑复兴伟力”为题,撰写一份班会发言稿提纲。
学生思考完成: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发言。
设计意图:激发同学们将小我融入大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实践,微火成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