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政治复习资料
(本文可直接复制粘贴,附word文档下载)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1、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分为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约1万年,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3、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由氏族议事会集体决定氏族事务,氏族长和军事首领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没有任何特权。
4、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5、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第一个阶级社会,也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6、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7、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是奴隶社会主要矛盾
8、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9、封建社会铁质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10、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11、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12、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13、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5、剩余价值: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工人工资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它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
16、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三大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三大工人运动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是开放发展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19、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尝试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失败
(2)现实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3)一国到多国 1944-1949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获得大发展
(4)曲折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胜利,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1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4、近代以来,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和其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改革开放的进程(注意:选择题易考查时间排序)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2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注:今年是中国入世20周年。)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1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使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6.邓小平理论
主题: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地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 科学发展观
主题: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地位: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途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行动指南)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保障)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强大精神力量。(精神力量)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6.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变”)
- 区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 两个“不变”①基本国情不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国际地位不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三个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 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 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只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创新性国家前列、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 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什么“时代之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 “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
- “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综合探究
-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
- 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以此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
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为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占支配地位的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公有制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
-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
-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特指公有制经济。
-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
-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转机制、增活力、提效益
- 集体经济中,实行三权分置。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归农户所有,经营权归土地经营权人。
-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地位不平等。
-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3.在市场经济中,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4.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5.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
6.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7.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8在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 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
①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②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③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④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⑤通过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⑥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 财政政策包括:政府制定,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政策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制定,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
-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
- 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
-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 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七个内容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共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
(1)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3)主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4)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5)目的: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6)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5、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6、初次分配,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7、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
8、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9、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0、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1、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保障以外,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12、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13、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14、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15、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16、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1、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2、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点
1.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3.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
4.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6.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7.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8.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国家政治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1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12.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3.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14.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15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17.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许多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6.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
7.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8.生产方式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9.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4.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5.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3.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4.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5.严厉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
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
3.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4.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6.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治国的基本方略。
9.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10.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11.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
12.宪法和立法法是我国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4.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粗制的有机结合。
6.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1.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2.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
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的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3.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能够更好的协调各方利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
第一课知识点
一、1.哲学怎样产生的?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上讲的世界,包括哪二个部分?
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世界
主观世界=人的思维和意识=精神世界
3.哲学的作用?
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哲学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真正的哲学与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5.什么是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
哲学 | 世界观 | ||
区别 | ①含义不同: |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②形成不同: | 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的 | 世界观自发形成的 | |
③特点不同: | 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 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自发的、非理性的 | |
联系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
【误区】 ①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 ②哲学就是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
6.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什么关系?
世界观 | 方法论 | |
区别 |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是根本方法,不是具体方法) |
联系 |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是相互影响或相互决定的关系。
②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哲学 | 具体科学 | |
研究对象 | 整个世界 | 某一具体领域 |
揭示的规律 | 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
作用 |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
错误观点:①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②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
8.哲学的含义?(3点)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根据对这两方面的不同回答各划分了什么哲学派别?
⑴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⑵内容:①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也可表述为: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二者各自的基本观点?
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⑵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派别 | 观点分歧表现 |
唯物主义 |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
唯心主义 |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世界的(本原)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研究世界的(状态)问题.各自的基本观点?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5.哲学的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4个
①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②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是开放性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本质特征)=实践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基本形态 | 基本观点 | 合理性 | 局限性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是
物质的 |
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 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具有朴素和直观色彩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
②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
认为原子是
世界的本原 |
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万物的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意识具有能动性 |
1.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
-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闪耀着真理的力量;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根据中国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③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答时代之问,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
④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者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第二课知识点
1.物质的含义及唯一特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2.意识的含义? 意识怎样产生的?
①从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生理基础看:人脑的机能
③ 从内容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产生: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运动的含义?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根本属性?
(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⑵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离不开物质)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会犯 形而上学错误;(刻舟求剑)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犯 唯心主义 错误。(仁者心动)
⑶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们能发现、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改造、消灭、创新、发明、突破规律,规律无好坏之分,不是永恒的。
5.发展的趋势(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途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人有主观能动性,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
⑵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错误的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
(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3.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②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意识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错误的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性的前提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三课知识点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③联系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善于把握事物本质的、长远的和间接的联系
⑤要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1)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2)原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事物发展的状态(形式)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1)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时机,促成质 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 事物发展的途径原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事物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观:
- 辩证的否定观原理
①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④辩证的否定的地位: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
5.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既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三)矛盾观
1.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要求我们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分析矛盾,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B.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运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先试点、后推广;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借鉴学习别人有益经验又进行自主创新,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榜样,缩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6.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7.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四课知识点1、认识含义?认识的根本任务?
⑴认识的含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真理性认识认识
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第四课知识点
(一)人的人是从何而来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特点)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认识发展的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上升性,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2.(认识的主体)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和主观条件限制,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
3.(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
第五课知识点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含义?
(1)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⑵①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作用,核心,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和产品分配关系。
⑶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二者的地位?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5、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1).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运用】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税收改革,土地流转;三权分置,林权制度改革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②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③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对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6、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7、改革:
(1)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2)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六课知识点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1).特征:①主体差异性(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②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2)标准: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⑶基础:社会实践
⑷关系: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3.人生价值的知识
⑴如何理解人生价值?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②人的价值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
(2)我们应该怎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①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客观条件)
③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⑴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⑵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⑶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要自觉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7课知识点
1、文化的内涵:(1)广义: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文化的特点: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②文化通过载体呈现。(器物、行为、制度等载体)
③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A区别:文化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而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文明是积极向上的,
B 、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主体是人,先进文化是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5.、文化的功能?(作用)?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二 正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其当代价值,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⑤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⑥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实现创新性发展
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
考点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注入时代精神)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立足社会实践)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2、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表现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3、爱国主义的作用:(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3)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 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 怎样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②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13.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抗疫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英雄精神、红色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抗疫精神是对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
②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在抗疫时期的突出体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③抗疫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并且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丰富和发展了其内涵,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⑤弘扬抗疫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
第8课知识点
1、民族文化:①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
2、文化具有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②重要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充满生机与活力。
③怎样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⑴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⑵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观点。
②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4.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利于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③通过文化交流和交融,能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有利于保持文化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⑤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
- 怎样促进文化交流?
①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④立足国情,交流借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⑤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⑥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的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第9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的?
①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
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6.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①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③融通不同资源 ,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内外优秀文化等资源。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实现综合创新.
8.为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9.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
10.文化建设的任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11、.坚定文化自信
(1)重要性?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③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