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福湖北高考为何考“华龙一号”?(时政背景+试题训练)

2022年高考湖北卷关键词——“华龙一号”示范工程

(时政背景+试题训练)

本文由艾小志老师整理制作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2022年高考湖北卷政治真题

17.(1)“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华龙一号”简介

“华龙一号”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核、CNNC) 和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CGN)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中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2020年11月2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21年5月20日1时15分,“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2022年1月1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成为全球第三台、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 

2022年2月7日,“华龙一号”完成首次大修装换料工作。当地时间2月21日23时49分,华龙一号海外示范工程、全球第四台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工程3号机组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带功率运行阶段,为后续并网发电和商业运行奠定了基础。

研发背景

(1)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全面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并跨入了“自主创造 ”的新阶段,具备了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的条件。

(2)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际社会、中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核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3)核电“走出去”在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中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并实现“走出去”。中国政府对核电“走出去”高度重视,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提到要把核电和高铁作为重要出口项目,加以推动落实。

对外合作

2022年2月,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核集团正式签署阿根廷阿图查三号核电站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标志华龙一号“走出去”取得重大进展,将在阿根廷开建。

英国当地时间2022年2月7日上午9时,英国核监管办公室和环境署发布联合声明,确认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并于当日为“华龙一号”颁发设计认可确认和设计可接受性声明证书。

研发意义

华龙一号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设计创新方面,“华龙一号”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华龙一号凝聚了中国核电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实现了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能动与非能动的结合,具备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有望短时间内填补中国国内技术空白,具备参与国际竞标条件。

华龙一号每台机组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近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巴基斯坦当地超过40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对优化巴基斯坦能源结构、推动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对点训练

1.(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历经三十余年,在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教训反馈以及中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的研发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外部因素是推动事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

③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事物的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新旧事物相互交织融合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华龙一号”在引进国外技术,历经三十余年,在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教训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自主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的先进核电技术,其中“华龙一号”引进国外技术,这说明外部因素是推动事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华龙一号”在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基础上,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①②应选。

③:说法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而质变不一定是发展,③不选。

④: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不是二者相互交织融合的过程,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2021·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模拟预测)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这一创造性的超级工程从开工到投入商业运营经历了2000多个日夜,一系列数字令人深思:6万多台设备、165公里管道、2200公里电缆、上千人的研发设计团队、5300多家设备供货厂家、近20万人先后参与项目建设……透过这一系列数字,我们可以认识到(       )

A.整体不能离开部分,因此应当树立整体观念,顾全大局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需要大力发扬人民的首创精神

C.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不断克服困难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依存和转化的条件,要在奋斗中走向成功

【答案】B

【解析】

A:材料在强调部分的作用,而并不是强调应当树立整体观念,顾全大局,A不符合题意。

B: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背后的一系列数字说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需要大力发扬人民的首创精神,B正确。

C: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C错误。

D:矛盾依存和转化的条件是客观的,并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依存和转化的条件,D错误。故本题选B。

3.(2021·天津·耀华中学二模)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这一创造性的超级工程从开工到投入商业运营经历了2000多个日夜。6万多台设备、165公里管道、2200公里电缆、上千人的研发设计团队、5300多家设备供货厂家、近20万人先后参与项目建设……透过这一系列数字,我们可以认识到(       )

①整体不能离开部分,因此应当树立整体观念,顾全大局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需要大力发扬人民的首创精神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不断克服困难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依存和转化的条件,要在奋斗中走向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整体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因此,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顾全大局;而且,材料中强调的是部分的作用,不是强调整体,①排除。

②③:材料中,这一创造性的超级工程从开工到投入商业运营经历了2000多个日夜。6万多台设备、165公里管道、2200公里电缆、上千人的研发设计团队、5300多家设备供货厂家、近20万人先后参与项目建设,这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需要大力发扬人民的首创精神,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不断克服困难,②③正确。

④:矛盾依存和转化的条件是客观的,不是人的主观能动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2021·四川·射洪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由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协同完成的全球第一台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夕,于2021年1月30日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我国建成“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

①体现了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②表明我国核电技术已经批量化建设并走向世界

③体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有利于维护能源安全

④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①:在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①错误。

②:材料不能得出“我国核电技术已经批量化建设并走向世界”的结论,②排除。

③④:我国建成“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投入商业运行,成为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这体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有利于维护能源安全,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2022·新疆昌吉·二模)回顾2021年中国科技重大创新成果,从“华龙一号”商业运行,到“海牛Ⅱ号”刷新深海钻机钻探深度纪录、“深海一号”海中送气,再到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下线……,一次次的创新,一次次的进步,今天,中国已经步入科技创新的快速轨道,一些科技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这说明(     )

①用科技能改变事物间的具体联系,造福人类

②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能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

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④科技应用能突破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客观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①③:“中国已经步入科技创新的快速轨道,一些科技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这说明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也说明人们利用科技能改变事物间联系的具体形式实现创新,从而造福人类。①③符合题意。

②:科技进步有利于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②错误。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科技应用不能突破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④错误。

故本题选A。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9.(2022·云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高铁、核电、4G/5G等成体系走出国门,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我国核电企业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已成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华龙一号”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300多家企业,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转型升级机遇。目前,中核集团正努力推动海外华龙一号项目落地,已与巴基斯坦、沙特、阿根廷、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核电项目合作意向;2022年,华龙一号阿根廷核电项目总包合同签订。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制造业科技创新对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积极作用。

【答案】①完善我国制造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贡献中国力量;

②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③扩大对外投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

本文由艾小志老师整理制作

百度搜索:小志思政网,查看海量高中政治资料!

常见问题
如何下载本站付费资料?
下载本站付费资料需要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付费下载,手机打开本网站可能无法支付成功哟。若使用手机端打开本网站支付,请选择支付宝付款,不要使用微信支付。电脑打开本网站则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资料无法下载怎么办?

下载本站资料,请不要使用微软Microsoft Edge浏览器,请使用其他浏览器,比如360浏览器QQ浏览器2345加速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非Edge浏览器。

资料下载后无法打开怎么办?
建议使用2345压缩软件解压文件,https://haozip.2345.cc/
使用WPS打开PPT和word文档,https://www.wps.cn/
本站客服人员联系方式
本站客服微信 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19587.html
0
温馨提示:下载本站资料,请先注册登录,建议使用电脑操作。其中微信登录,请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然后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不能使用手机识别二维码登录。如有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aixiaozhi5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