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尚和合

难点解析:尚和合

编辑整理:艾小志老师

尚和合是统编新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92页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②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指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当今社会仍需“尚和合”

张玉柱 张鹏路

尚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从总体上说,中华传统文化重和不重争、重合不重分,认为和合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合思想为保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今天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我国的和合思想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甲骨文、金文中已经出现“和”“合”二字。“和”的本义是声音、音乐的和谐,后来引申出和睦、和善、中和等意思;“合”的本义是上下唇合拢,后来引申出汇合、结合、联合、融合、合作等意思。殷周之时,“和”“合”还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到春秋战国时期,“和”“合”二字开始联用,构成“和合”一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其一,相反相成。我国古人认为,世界上存在阴阳、进退、取舍、分合等众多范畴,它们的性质和作用相反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周易·系辞》中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二,和而不同。和合并不是混同,而是在承认差别性、相异性的基础上讲和谐、和睦。正是在这个认识基础上,《论语》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三,和实生物。和合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从区分、矛盾到平衡、融合的动态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万物生生不息。《周易·乾卦》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王充在《论衡·自然》中也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当前,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合理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和合思想就是一种矛盾观、辩证观。“和”并不排斥事物的差异,“合”并不否认事物的矛盾。尚和合,就是在正视事物之间差异和矛盾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协调矛盾。应当看到,当代中国在社会整体和谐稳定的同时,不同个体、群体、阶层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和矛盾。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弘扬和合思想,就是以理性、辩证的态度对待这些差异和矛盾,既不回避和掩饰,也不夸大和激化,而是努力以沟通和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新形势下讲和合,还需承认价值观的多样性,追求多种价值观的平衡与协调。当前,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组织形式等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多样化态势,由价值观不同所引发的冲突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挑战。只有弘扬和合思想,以包容态度对待多样化价值观,才能缓解以至消除不同个体、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弘扬和合思想,承认价值观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我们在尊重和包容多样化价值观的同时,更需在差异中求共识、在多样中立主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116/c40531-26395762.html

 

尚和合的意思是崇尚和谐融洽,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和合”思想是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和合”之境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

参考资料:爱问知识人https://iask.sina.com.cn/jxwd/CBry8szr1h.html

 

相关试题训练:

(2020辽宁省实验中学月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核心思想理念。下列属于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

①民无信不立

②天地合气,万物自身

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④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教材P9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②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讲仁爱”的意思:

爱人之心。善良,要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

关于“讲仁爱”:

讲仁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根源,是仁政、和合、大同的政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基础。

仁爱的道德精神在传统中国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含义:

其一,“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感。

其二,亲爱同情的人性根源。

其三,“忠恕之道”的行仁方法。

其四,“克己复礼”的修养实践。

其五,博施济众的奉献精神。

 

①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是孔子说的话,意思是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引申出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的意思。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对自己学习也是对诚信的考验。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在社会上立足,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②天地合气,万物自身

句意 天地包含着气,万物自然就产生了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出自:汉·王充《论衡·自然》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和万物都是由“气”产生的。

王充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他认为万物是由于物质性的"气",自然运动而生成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生物间的相胜是因为各种生物筋力的强弱、气势的优劣和动作的巧便不同,并非天的有意安排,天不是什么有意志能祸福的人格神。

体现的是核心思想理念(尚和合:“和”的本义是声音、音乐的和谐,后来引申出和睦、和善、中和等意思;“合”的本义是上下唇合拢,后来引申出汇合、结合、联合、融合、合作等意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其一,相反相成。我国古人认为,世界上存在阴阳、进退、取舍、分合等众多范畴,它们的性质和作用相反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周易·系辞》中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二,和而不同。和合并不是混同,而是在承认差别性、相异性的基础上讲和谐、和睦。正是在这个认识基础上,《论语》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三,和实生物。和合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从区分、矛盾到平衡、融合的动态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万物生生不息。《周易·乾卦》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王充在《论衡·自然》中也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当前,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合理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和合思想就是一种矛盾观、辩证观。“和”并不排斥事物的差异,“合”并不否认事物的矛盾。尚和合,就是在正视事物之间差异和矛盾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协调矛盾。

 

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出自《尚书·周书·周官》

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敬业乐群:指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④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意思是:人如果乐于为善,福虽然还没有到来,但与祸的距离却已经很远了。

出处:曾子《春秋》

原文: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

译文:

人如果乐于为善,福虽然还没有到来,但与祸的距离却已经很远了;人如果不乐于为善,灾祸虽然还没有到来,但与福的距离却非常远了。

此句的精髓在于倡导大行善事、不做恶事。一颗善心,包容了人类的一切美德。一个人最有助于社会进步、最有助于他人幸福的,莫过于怀有一颗善心。

一个人只有怀着一颗善心,生命才有光彩、才能充实、才能自慰、才能快乐。一个人一生行善,一生平安,不求有福,却能避祸。相反,不行善却作恶的人,除了危害社会、危害他人之外,自己迟早也会招致祸事。

体现的是中华人文精神(鼓励人们向上向善)

 

常见问题
如何下载本站付费资料?
下载本站付费资料需要使用电脑打开本网站付费下载,手机打开本网站可能无法支付成功哟。若使用手机端打开本网站支付,请选择支付宝付款,不要使用微信支付。电脑打开本网站则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资料无法下载怎么办?

下载本站资料,请不要使用微软Microsoft Edge浏览器,请使用其他浏览器,比如360浏览器QQ浏览器2345加速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等非Edge浏览器。

资料下载后无法打开怎么办?
建议使用2345压缩软件解压文件,https://haozip.2345.cc/
使用WPS打开PPT和word文档,https://www.wps.cn/
本站客服人员联系方式
本站客服微信 aixiaozhi5 手机19973595357
本网站部分资料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精品付费资料为本站原创或者第三方教师投稿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或商业使用请咨询本站管理员(微信:aixiaozhi5)。精品原创资料需经过本站同意方可转载,否则构成侵权。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图片,请按照如下格式注明:本文转自小志思政网,原文链接:https://www.gaozhong360.com/1387.html
1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